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別問“這有什麼用”


【別問“這有什麼用”】(文章來源:李淩雲)
我想學京劇。”——“學它有什麼用?”
我會彈吉他。”——“這有什麼用?”
我正在讀阿富汗作家的書《追風箏的人》。”——“讀它有什麼用?”
我知道怎麼看太陽辨別方向。”——“知道那個有什麼用?”…………
在我們身邊總有那麼一些人,當別人想做某件事,或是做了某件事,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問“這有什麼用?”他們就像是被設定了程式的機器,你只要向他投出一個問題,他就會反問“這有什麼用?”而在這些愛反問的人群中,負有教育下一代責任的家長卻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
希望孩子走捷徑,把精力多放在學習上,凡是不符合這個標準成功之路的任何行為都不被鼓勵支持。在父母的眼中,那些所謂的業餘活動,同學聚會、博物館參觀、閱讀課外書、或是單純的玩耍,都被規劃為“無用”的範疇。阻攔、禁止、呵斥這些無用的活動是常事,而進行這一系列動作的序幕就是說一句:這有什麼用?
那些家長認為沒用的東西就真的沒用嗎?不是的,其實這些看起來“一點用都沒有”的事物才是組成多彩人生的本質精華。就像我們經常看到,一位幸福但工作忙碌的妻子會抽出整個休息日為家人準備豐盛的晚餐,你會問她“這有什麼用”嗎?看見在現場為NBA球場上的飛人歡呼呐喊流淚的球迷,你會問他“這有什麼用”嗎?不會,因為你知道這是他們所愛,這些“沒用的東西”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失去這些他們的人生就像沒有太陽,沒有太陽人們還可以存活,但絕不會像在太陽底下那樣有姿有色。那麼孩子呢?作為父母的你,知不知道他們喜歡什麼,愛什麼,什麼是他們心中的“太陽”?
那些懂得人生真諦的人從來不問“這有什麼用”,他們只會問“精不精彩?”、“特不特別?”、“好不好玩?”,因為他們知道,對於一個人來說,做任何一件事,感受任何一段時光,經歷任何一段考驗都是自己最珍貴的財富,我們的人生就是由這些微不足道組成的,人生不是拿來用的,是拿來體會感知的。
給孩子感知的機會,按部就班成長的門已經打開,那為什麼不把門邊的窗也一起打開呢?窗外的天空雖然狹小,但這是孩子的人生,他們有選擇從哪裡看風景的權利。
父母們,也許你們是在有目的、有計劃的一代成長過來的,在做任何事之前都會下意識地考量付出與收益比例,但某些力量是不能用尺規衡量的,比如愛好、內涵、正義、榮譽……這些時時伴隨著我們身邊的力量,需要從小積累,也正是這些“無用”的東西使孩子在新綠中觸碰到春天,在滴露中發現光的七彩,在低谷時安慰自我,拯救自我。
我堅信這些力量才是人們一生值得追求的寶藏,禁得起反復推敲,經得起時間考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