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

別再回答「我不知道」!一定要記下來的2種話術


【別再回答「我不知道」!一定要記下來的2種話術】
換個角度,當自己成為被問者、而且一時答不出來時,該保持沉默嗎?專家告訴你聰明接招、回出「好答案」的訣竅!
好的提問固然重要,能比長篇大論更具影響力,但更多時候,你不見得是問方,而是被問的那個人。尤其面對主管與客戶,過程中壓力特別大,因為他們會藉此觀察你的反應,成為打分數的依據。那麼,如何才能答得有技巧,就算當下被問倒,也不失分?
IBM大中華經濟圈主管培訓總顧問李聖潔表示,根據問題形式可有不同的接招方式,何謂「好答案」,也有不同的層次。
腦袋空白、想不出答案?從容坦承情緒,再爭取時間思考
當你突然被問到一個從來沒想過的問題,千萬不要「愣」在現場,毫無反應,事後才懊惱:「當初應該這樣回答!」
李聖潔表示,通常提問者心中早就有答案,只是藉著拋出這個問題,觀察你是否有省思、負責的態度。因此,即便心中沒有好答案,也要顯得從容,並且適時表達想法,不要因為想隱藏情緒而顯得被動,例如感到狼狽就選擇沉默,反而失去表現的機會。
最好的方式,不如先坦承自己的情緒,把心裡感受表達出來,例如:「我沒預料到你會問這個問題......」再接著說:「我回去整理一下,明天上午回答比較完整。」爭取一段緩衝時間。李聖潔進一步表示,通常客戶或主管都會願意通融一個晚上。
也有比較性急的主管,要求你當下提出答案。這時候可利用抒發情緒的幾秒鐘思考,先把腦海中浮現的答案說出來:「我現在想到的是,至於其他細節,讓我想一下,明日再補上。」
她建議,一定要詢問提問者:對方期待的答案細節有多深入?避免爭取時間後準備的答案仍舊不及格。
閃躲重點、說錯話?分3面論述,耐心回問來補救
答問最基本的層次,是「針對問題說出答案」。首先,必須仔細聆聽問題內容,聽懂了才能針對問題回應,避免文不對題。
例如,員工最常被主管問:「為何這季沒達到預定目標?」不管這句話是否帶著質問意味,千萬不能繞圈子,因為主管會覺得你在卸責。
這時候,可將答案內容分成3部份論述:「我怎麼了」、「他人怎麼了」、「環境怎麼了」。首先,先講自己的原因,可能因為自己對新項目不夠熟悉,或摸索期太長。接著,再提到他人狀況,例如同事間支援不夠,然後才是分析大環境因素。最後別忘記補上一個「邀請」的動作,例如詢問主管:「你的看法如何?」
談話結束前,可透過摘要的方式,確認你理解對方的問題跟目的。在詢問主管意見後,不妨用自己的話重新敘述一次談話內容,並且做出總結,這樣才算一個完整的回答。
有時候,從對方表情可判斷出自己「說錯話了」,這時候可回問:「答案是否不符合你的期待?你有其他的角度嗎?」來補救。李聖潔叮嚀,詢問時要有耐心,帶著尊重的語氣,避免對方誤會你在挑釁。
李聖潔認為,回答問題的過程,重點並非能否給出「好答案」,而在於回答者與提問者間的互動,因此要時時觀察對方的回應,避免過於自我中心,才不會讓對方感到「對牛彈琴」。
好問題後續發酵的效應,往往遠超乎當下。一個好問題,可以發人深省,藉此釐清難解的困惑。
如果發現自己被問倒,那麼記住這個盲點,將之轉化為養分,下次再遇到類似難題,不必靠別人提點,就可以想得更周延,這才是透過「被問」帶來最大的收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