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知行合一難在哪?


【知行合一難在哪?
一次我讓一個實習生去複印一份檔。文件倒是複印好了,只是印歪了。下半頁的最後一列字不見了。不過可以憑上下文猜出。這是個名校畢業生,簡歷上有著策劃組織過多次社會活動的輝煌戰績,並且對自己的組織管理能力很自信。
對他的綜合能力,我並沒有證據去懷疑。但就這一次“複印”任務的完成效果來看,我有理由質疑他的執行能力。顯然他低估了這項工作的難度。因而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
我有個很拽的攝影師朋友的口頭禪是“這個簡單,我用腳都能拍”。但她厲害的地方在於,她給予那些只配用“腳”去拍攝的專案的重視程度基本上都能讓客戶滿意。而這個實習生沒能成功地做到這一點。也許對他來說,“複印”這個活兒,閉著眼睛都能做好。而事實上的情況是,“閉著眼睛”時他沒做好。
因此,同樣很驕傲的兩個人,攝影師給人的印象是做事踏實。而實習生則難逃“眼高手低”的判詞。
腦子裡想的,和實際上做的,在很多時候是天壤之別。而一個人被外界所認識,主要是做了什麼,而不是想了什麼。
想到了,而不去做,首要原因是患得患失。我有個朋友處於長時期的夫妻分居狀態。丈夫被公司派往別的城市,並且對何時回來一無所知。每當朋友聚會,說起煩心事,不用你提,她會主動分析自己煩惱的原因“我知道,夫妻長期分開不好”,但遲遲沒有行動,是因為不捨得失去現有的安定體面的工作。
她不知道的是,她的行動其實代表了她的選擇:工作 > 家庭,工作 > 快樂。然而她卻不是這樣認為的。她對自己的定義是家庭第一。如果她安於自己的選擇,樂於承受這種選擇可能導致的後果當然也很好。問題就是一般這樣的人都不願意接受任何損失,而只期待最好的結果出現——她原地不動,丈夫早日回來。
害怕失敗,則是行動受阻的第二大原因。我信奉過程大於結果的價值取向,但周圍的很多人不是。每次我提及周邊哪個人又毅然辭職創業,或者遠走他鄉追尋理想,都會被別人澆冷水:他是成功了,可是又有多少人也這麼做了卻沒有成功的呢?我的邏輯是:有想法,去實踐,至少有實現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是最最重要的。
而很多人的邏輯是:沒有必勝的把握就冒失行動,會比原地不動輸得更慘。這兩種邏輯都沒錯。問題在於什麼對你是最重要的。是穩定,還是生命的激情?我有個前同事先是辭職開了貿易公司掙了不少錢。最近聽說他賣掉了掙來的兩幢房子去實現自己的心理工作室的理想,結果賠得血本無歸,如今又回到了當年辭職時的原點——甚至還不如當年,辭職時畢竟他還有點積蓄。
但我堅信經過這次打擊,他會更成熟,而他有創意的生命力則會引導他最終走向輝煌。即使到最後,他依然沒折騰出什麼來,至少他可以問心無愧地寫個墓誌銘:想做的事,我都做了。這比渾渾噩噩過了一輩子安穩日子更值得尊敬。
原因三,對自己的認識有誤。以為自己是有事業心的勇士,當聽說需要連續100天早上6點起床後就放棄了。其實有些時候承認一下自己是個平庸的人,人生會快樂很多。
解決了這三個問題後,就進入操作層面了,比如該如何用最少的精力去完成複印這件事,這需要你對自己的整體實力以及面對的困難有清楚而全面的認識。對於這一代聰明的年輕人,這實在算不上是什麼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